听着朱由校安排下了黄得功和孙应元的事情之后,张维贤开口说道:“陛下,如果平辽之后,大明要向朝鲜,日本,还有安南等地开战,大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理由,才能够不让其他藩属国寒心?”
张维贤话音刚落,朱由校嘴角一咧道:“老张,朕的新城侯哎!西方的那些蛮夷,在攻打大明的藩属国之时,可曾有递交过国书战书?”
“食古不化不可取!”
“对待朋友,大明有美酒,对待敌人,大明有刀枪!”
“谁是朋友?顺应大明者,是朋友!”
“谁是敌人?敢对大明亮剑者,即是敌人!”
“恢复汉家江山,吾辈义不容辞!祖辈辛辛苦苦拿下的地盘,凭什么就要丢掉?哪怕是不毛之地,朕,亦要收回!”
“这等理由,可否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?!”
张维贤听着朱由校的回答,双眼微眯,一双狭长的眼睛中,透露出了一股杀意,轻轻一捋自己颔下长须,斩钉截铁道:“够了!”
“百姓?给他们一口饭吃,他们就不会在乎大明到底打下了哪些地方!”
“不过陛下,如果真要大肆推行军功爵制,让大明成为一个为战而生的国度,那么人人争相从军,田地怎么办?”
“加上这连年天灾,大明,又该如何赈灾?”
“面对天灾,特别是陕北大旱这样的事情,朕决定以工代赈,征发陕北民夫,修驰道,修堡垒,朕为他们提供工钱和粮食!”
“想参军,可不是说想参军就能参军的!”
“朕意彻底废除下马为农,上马为兵的旧制度,将士,就应该将全部的精力,用在训练,用在进攻,用在为大明保家卫国,拓土开疆之上!”
“摸惯了刀枪剑戟的手,又怎么能够再去习惯握锄头?”
“搞的兵不兵,农不农,像什么样子?”
可是听着天启帝的意思,以后就兵是兵,农是农了?那么当兵的到哪吃饭去?
如果不是活不下去,饿得不行,除了没得选的兵户之外,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参军,去当兵?
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住了手下人的饭袋子!不听他们的话,就得饿肚子!
不然只要他们出工不出力,大明的边关,就要出问题!
甚至说的长远些,只要天启帝真的能够做到喂饱天下的兵士,那么全天下的士卒,就都是天启帝的私兵!
恰好,天启帝作为天子,还真就有这个资格,坐拥天下之兵!
想到这里,张维贤朝着天启帝一拱手道:“陛下,老臣对平辽之后的灭朝鲜之事,有些看法,不知当讲不当讲?”
朱由校斜视张维贤,点头道:“说!”